赤城县第二中学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3年8月26日讯     通讯员连建华报道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二中学建校于1969年10月,现有教职工137人,专任教师113人,在校生1870名。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该校认真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活动,经历了“六五”近二十八年普法工作,该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不断探索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道路,坚守着一方质朴的净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其具体措施是:


加强普法的组织领导,依法制定学校管理制度


    为了推进普法工作的开展,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赤城县第二中学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徐秉宇任组长,党支部纪律检查委员、副校长孙卫国任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定期研究“六五”普法工作,使其不断深入开展。为了把普法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该校本着“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理念,坚持用“制度去引领人”的原则,对学校发展规划、学校议事程序、党政决策程序、干部任免程序、财务管理制度等都进行了重新修订与学习,对与教师发展密切相关的《赤城二中教职工奖惩条例》、《赤城二中教师办公制度》、《赤城二中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赤城二中教科研管理制度》、《赤城二中月工作考核方案》等制度每学期都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增加了《赤城二中领导值周制度》、《赤城二中卫生管理考核方法》等制度,努力使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在制度的框架要求下进行,使学校的管理处处有章可行,时时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该校还印制了《赤城二中德育手册》、《青少年法制笔记本》,发给广大师生学习执行。 
    有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关键在于执行。规章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完善的健全的管理体制。赤城县第二中学严格规范地执行校长负责制,同时,在教育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教代会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学校党支部坚持每周一次教职工政治学习;坚持党小组建到组室;并坚持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师德考核,正面激励,表彰先进;坚持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保证了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增强普法工作的保障措施,鼓励教师依法治校


    普法工作,不但要依靠学校领导班子,更要依靠全体教师的自觉参与;普法工作,不能只讲形式,关键在于让教师自觉运用法律。为此,赤城县第二中学努力做到学校的一切大事都由教师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拓宽依法治校的途径;该校想方设法让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使学校的决策能切合实际,符合实情,更有科学性、合理性。 
    一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计划都由教师集体反复讨论研究修改方才执行。 
    二是对教师的评先、评模、职称考评、岗位能力考核等,都由全体教师集体研究,并根据学年初各种具体方案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给予评价,做到四公开:条件公开,材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三是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民主生活会,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置之于民主管理和监督之下。进一步健全了工会组织制度,建立了重大问题经教代会通过制度,对工会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   
    四是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建言献策”,广开言路,听取一线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建言献策,及时地调整了在日常管理中不合理的做法与措施,使学校工作能更好地符合广大教职员工的发展需要,避免了教条与死板。 
    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该校配齐了专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做到了教材、课程、师资、经费“四落实”。副校长孙卫国专门管法制和德育工作,此外,还聘请了赤城镇派出所牛雷锋做兼职法制副校长,各班班主任及思品课教师任法制辅导员,利用思品课和班会课进行法制教育;该校还给学生发放了《青少年法制笔记本》、《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选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赤城二中德育手册》作为该校法制教育的专用教材,学校对法制教育课程及活动的经费足额保障,实报实销。该校还把大海陀作为法制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投入几万元的经费,选派师生轮流去接受教育。这些措施保障了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和保证,只有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能跟上。为了做到依法治校,必须让全体教职员工掌握治校的法律依据,全体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充分做好教职员工的普法工作。  
  学校制定了普法规划,从组织机构、具体目标任务、实施措施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机构,同时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学校各部门在依法治校方面能够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根据普法要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不仅透彻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思路,更促使他们形成了法治的观念。 
  为切实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赤城县第二中学在教师中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如对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进行大讨论,要求教师自学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自我对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笔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职业道德演讲比赛,要求30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参加;组织教师进行普法知识答卷,以及有关职业道德、政治思想方面的答卷;充分发扬民主,提高教师自觉参与学校管理的自觉性,在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倾听群众的呼声,这样一来,该校制定的各项岗位职责制度自然而然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自觉遵守。   
    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坚持做到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辅导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赤城二中学生一日常规》为依据,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班队会、集体晨会、国旗下讲话之机向学生宣传规范,并做好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同时,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不断增强法制意识。 
    首先,抓好法制教育活动月活动。把每年的五月、十月定为该校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月分为三个阶段:学法阶段,初一年级组织学生观看全国知名的法官妈妈尚秀云主讲的——《珍惜生命,远离犯罪》,初二年级观看《人生起跑线上的警示》,初三年级观看《警钟在黎明敲响》电教光盘;排查阶段,召开主题班会,如“勿让恶习染青春”、“法在我心中”、“警钟长鸣”、“青少年与法”等,进行自我审视,班级讨论,继而开展“摒除陋习,树立新风,规范行为,从我做起”活动;整改阶段,各班学生排查出缺点不足,在这一阶段进行弥补。 
    其次,探索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系列法制实践活动。从德育报社订阅“中小学生法律知识”小读本,每生一册供学生学习;每年进行寻访革命足迹活动。到“平北抗日根据地”——大海陀德育及法制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加“告别不文明行为百米长卷签名”活动,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开展“行为规范比比看”活动。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参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请公、检、法、司干部到校做法制报告;走访调查青少年犯罪案件;聘请检察院、司法局领导做该校的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针对中学生受伤害的典型案例,抓住契机,开展“珍惜生命,远离犯罪”主题班会活动;每学年学校在放假时,都连同“家庭通知书”一起发放《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做好教育延伸工作。 
    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典型案例讨论辨析,我校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法律常识和守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理解。充分认识遵纪守法不仅影响到个人一生,还关系着社会的秩序、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法制教育收到较好效果。

   
规范各种办学行为,为普法工作创设积极条件

  
    在学校开展普法工作,目的就是要依法治校,就是要依照法律制度,规范各种办学行为。要使办学行为得到规范,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廉洁、透明,必须自觉接受监督。为此,该校坚持党务校务公开。凡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项如基建招标、职称评定、教育收费、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校务公开栏及时向职工和家长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在规范办学行为的举措中,狠抓教学管理,抓学科渗透,抓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汇。把法制教育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做到了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使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学校依法规范了招生、学籍管理(包括转学、休学等)、考试、评优、毕业、奖惩等制度。 
  该校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课,依法安排学生作息时间,每学年举行校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该校认真建立了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在防范非典和禽流感时期,发挥了有效的作用,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明安全

  
    赤城县第二中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让学校的每一棵树、每一幅画、每一面墙、每一句话都对学生起着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中成长。宣传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并张贴相关资料,建设校园广播站、悬挂名人名言、师生作品,利用黑板报和橱窗等宣传阵地,刊出法制宣传专辑:远离毒品专辑、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专辑、英雄事迹专辑、学生突发事件防范与应对专辑等,给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处都能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  
    同时,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根据上级有关要求,该校制订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工作预案》、《学校安全责任制度》等较为完善的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章制度,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专门成立了护校队,设立值班室,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专门的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该校定期组织防震、防火、防灾演练,收到很好效果。2012年被张家口市政法委评为市基层平安建设示范单位。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风清气正,秩序良好,学生违规违纪现象越来越少,近年来未发生较大违法犯罪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学生法律知识和守法素质明显提高,被评为市法制教育示范校、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基层平安建设示范单位、省优秀少年军校等;2012年7月,又被教育部教师基金会评为“全国特色学校”。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法制宣传教育办公室供稿)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