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打造“普法驿站”实现普法“三个转变”
    ——兰州市关于压实普法责任制的实践与探索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2-15 来源:《法治时代》杂志

    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普法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是党中央对普法工作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实践依据。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顺应新时期发展需求,加紧深化落实普法责任制的探索和实践,着眼于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落实普法责任制的环节步骤和实施效果,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一、打造“普法驿站”,构建面向群众的普法共同体


    普法责任制的实施为兰州市普法工作注入活力,但实际情况与普法责任制的制度设计和预期效果尚存在差距。兰州市坚持问题导向,以激发普法宣传积极性为关键点,以大数据普法为支撑点,以“建好、用好、用活”法治文化阵地为突破口,统筹协调普法需求、普法资源、普法评价等要素,上下联动打造“普法驿站”,构建面向群众的普法共同体,高水平、高质量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助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兰州市为推动普法活动深入群众,破解部门落实普法责任缺少抓手、载体形式不鲜活的瓶颈,提出“面向群众、主动宣传、注重实效、解决问题”的普法宣传新思路,创新“普法驿站”宣传模式,实现普法“三个转变”。为推动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兰州样本”,筑牢法治基石。


    二、创新普法模式,实现“三个转变”


    (一)创新宣传模式,实现普法“被动督促”变“主动服务”

    1.坚持问题导向,对标领题。近年来,兰州市在法治建设考核中发现,部分单位因工作职能和办公场地受限,普法宣传工作仅限于本单位大屏播放或单位系统内微信公众号推送,普法积极性不高,宣传受众不多、效果一般。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提出“面向群众、主动宣传、注重实效、解决问题”的普法宣传新思路,全面压紧压实普法责任制。

    2.坚持模式创新,主动破题。为凝聚宣传合力,提高普法宣传实效,兰州市创新提出打造“金城法宣驿站”,构建面向社会群众的普法共同体。“金城法宣驿站”以全市62家普法责任单位、市律师协会、司法鉴定协会、公证协会为主体,以兰州市法治文化公园为线下平台,以“金城法云”普法微信公众号为线上平台,通过定期开展法治讲堂、法律咨询、名师释法、互动答题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提高群众学法、用法积极性。各县(区)以市级“金城法宣驿站”为样本,灵活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普法驿站”,其中,永登县龙泉村“周四说法”、红古区若连村“棚内普法”等普法新模式深受群众喜爱。

    3.坚持督办考评,高效答题。为督促“普法驿站”宣传模式落地生根,兰州市将“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普法驿站’新模式”列入“八五”普法考评办法,写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在法治建设考评指标体系中所占分值2分。同时,市(县、区)委全面依法治市(县、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月下发“法宣驿站”督办单,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截至2023年12月,下发市级督办单6份,县(区)级督办单12份,反馈活动问题31条。


    兰州市司法局在中山桥南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作者供图)


    (二)强化法治供给,实现普法“等待上门”变“出门问诊”

    1.健全“四项联动机制”。健全“律所+”联动机制,市委依法治市办与市律协联合下发《关于融入“普法驿站”贡献法治力量的工作通知》,以单位法律顾问为牵引,实现律所现场协同普法;健全 “法治服务+”联动机制,充分吸纳公证办理、司法鉴定、仲裁受理等法治服务专业力量,邀请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所、仲裁委加入普法宣传队伍,及时满足群众各类法治需求;健全“互联网+”联动机制,设立“普法驿站”观测点,及时将各类活动现场上传至“金城法云”微信公众号,并开设“普法小课堂”,对法律热点问题进行专栏宣传;健全“示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全市1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142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村(社区)特色打造普法宣传品牌,提高普法宣传时效性。

    2.完善“四项清单”。与市大数据局精准对接,定期对“12345”民情通热线反映集中的法律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形成“民情通法律需求清单”;充分发挥基于“大数据+网格化”的“小兰指挥平台”数据收集能力,及时形成“小兰综治法律需求清单”;加强对12348法律服务热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来访群众大数据汇总,形成“12348法律需求清单”;结合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工作,对案件涉法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形成“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单”。

    3.做实“三项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服务理念,结合“普法驿站”活动开展,邀请群众参加“走进+”系列法治体验服务活动,近距离感受法治发展成果。2023年,开展“走进公证处”3次、“走进精品律所”16次、“走进公法中心”155次。对涉及农民工讨薪、老年人赡养、残疾人救助等特殊法律问题,普法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专门法律援助服务。自“普法驿站”成立以来,全市成立由机关法治工作者、社会法律服务者、基层“法律明白人”为主体的普法志愿服务队550余支,为持续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提供人力保障。

    (三)精准靶向施策,实现普法“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

    1.线下普法“精准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压实普法责任为纲,以问题清单为目,对涉及重要普法内容的25家单位进行列表排班,及时召集普法责任单位和各涉法协会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下发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认领清晰明确。

    2.线上普法“精准延伸”。有效发挥12348法网、“小兰指挥平台”、普法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基层普法群等线上宣传载体作用,以问题清单为导向,开设“小兰说法”“普法小课堂”等普法专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智慧普法”。

    3.法治服务“精准对接”。为做到群众需求的“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反馈”,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制《兰州市法律服务联系清单》,对全市及各县(区)政法单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公证机构等涉法单位在“普法驿站”进行挂名公布,方便为群众及时解决各类法律问题。


    三、高站位部署,压实普法责任制


    (一)凝聚工作合力,压实普法工作责任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兰州市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驿站”宣传模式,实施普法宣传“清单制”+“联动制”,有效增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形成普法责任清晰明确、普法资源有效整合、执法普法有机联动、普法任务全面落实的法治宣传工作新格局。

    (二)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普法便民惠民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目的是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的熏陶。近年来,兰州市在“用好”“用活”法治文化阵地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活动,为法治文化公园提人气、接地气,努力提升法治建设成效。截至2023年12月,兰州市沿黄河流域打造法治公园7个,实现法与景交融辉映、学与游相得益彰。

    (三)紧跟时代形势,叠加宣传矩阵优势

    法治宣传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才能取得新成效。“普法驿站”活动开展以来,兰州市紧扣“法治+大数据”总基调,加强与12345民情通热线、12348法网、“小兰指挥平台”等线上平台的有效衔接,做好“金城法云”微信公众号阵地延伸,为推行“智慧普法”提供了有效借鉴。

    (四)深化主动创稳,为平安兰州建设贡献力量

    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主动创稳总要求,切实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提高公民素养、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保障作用,市县两级全面推进基于“三个转变”的“普法驿站”宣传模式,群众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2023年10月,兰州市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名单。


    (作者系兰州市司法局局长钱崇麟,兰州市司法局副局长严军龙,兰州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副科长李莹。本文刊载于《法治时代》杂志2024第2期)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