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
     
    小说《刷手机》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6-12 来源:法治时代网

    汪晓春

     

    第一章:扫码风波

    “滴——20元。”

    方力盯着毛山镇食堂窗口的电子屏,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公务公函。手机付款界面还亮着,屏幕映出他眉间的褶皱。食堂里飘来青椒炒肉的香气,角落的音箱正流淌着《你来与不来我都在等你》:“还记得那年杏花烟雨,人海之中你我相遇。掬一捧秋风我在等你……”不锈钢餐具碰撞声和窗外蝉鸣混在一起,让这个闷热的午后更显烦躁。

    “方处,您第一次来咱们毛山镇吧?”毛山镇党委书记马一东不知何时站在身后,黝黑的脸上堆着笑,“我们这食堂虽简陋,可都是自家种的菜——”

    “公函呢?”方力打断他,指尖捏着那张皱巴巴的纸,“不是说省市下基层必须凭公函用餐?”马一东搓了搓手:“您看这大热天的,公函流程慢,咱们先吃饭……”

    “不行。”方力皱眉,“宋组长怎么交代的?必须严格按‘先进市县模式’执行,扫码就餐、一码通刷。”他掏出手机晃了晃,“我这外勤码都申请好了,你们系统没对接?”

    后厨传来炒菜的哗啦声,食堂承包人胡京探出头,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方处长,实在对不住,咱们食堂刚接入系统,可能……”正在僵持时,方力的手机突然响起提示音。打开“先进智慧后勤”小程序,新通知显示:您的外勤码已授权至毛山镇食堂,当前可用余额:200元。

    “哟,通了!”马一东眼睛一亮,“我说县里头办事效率高呢——”“下不为例。”方力扫码付款,餐盘被递过来时,瞥见胡京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香烟,包装上印着“黄鹤楼”。此时歌声正好唱到“等你和我去听落叶絮语。想爱就爱不再分离,相拥着你到下一个世纪……”与眼前的暗流形成诡异的反差。

     

    第二章:深夜账本

    纪委办公室的台灯在凌晨三点格外刺眼。宋清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面前摆着厚厚一摞食堂流水单。王仁抱着保温杯走进来,茶叶在杯底沉沉浮浮:“毛山镇食堂近三个月扫码记录213条,可公务公函存档只有198份。”

    “差15次。”宋清指尖敲了敲桌面,“胡京的进货单呢?”

    “对过了,肉类采购量比扫码记录多出12%。”王仁翻开笔记本,“还有个怪事儿——毛山镇的‘黄鹤楼’香烟销量比去年同期涨了30%,可镇上小卖部说,买烟的都是生面孔。”

    窗外传来第一声鸡啼。宋清盯着桌上的数字,突然想起昨天在毛山镇食堂,方力提到的那个细节:胡京的围裙口袋。

    “通知财务,明天查毛山镇食堂的备用金流水。”宋清站起身,西装褶皱里还沾着午饭时蹭到的菜汤,“另外,调一下方处长他们上次扫码的监控——我想看看胡京当时在干什么。”

     

    第三章:错位午餐

    县直机关食堂里,张木端着餐盘在廖民对面坐下。酸辣土豆丝的热气模糊了眼镜,他压低声音:“毛山镇的事儿,你听说了?”

    廖民夹菜的手顿了顿:“胡京那事儿?县纪委正在查备用金……”

    “嘘——”张木扫了眼四周,严珂正和林平在窗口打饭,何松捧着手机坐在远处,屏幕蓝光映着他紧绷的脸,“听说省纪委下来的宋组长盯上了‘黄鹤楼’——”

    “张局,廖局。”严珂不知何时走到桌前,马尾辫随着动作轻晃,“我刚看了新通报,近期有一个兄弟县五桥县公务接待费三年降了60%,咱们民康县可得跟上啊。”

    廖民笑笑:“严科说得对,现在省市下基层都扫码吃饭,咱们县直去乡镇也得守规矩。”他夹了块豆腐,“对了,毛山镇马书记说下周要搞户外运动产业调研,咱们去的话……”

    “当然扫码。”张木突然提高音量,何松猛地抬头,手机“啪”地掉在地上。

    严珂弯腰帮忙捡手机,锁屏界面上“民康县公务接待群”的消息正在闪烁。

     

    第四章:真相浮现

    “这是毛山镇食堂的备用金流水。”王仁将账本摊开在桌上,“有15笔‘设备维护费’,每笔200元,刚好对应缺失的15次公函。”

    宋清皱眉:“胡京拿备用金干什么?”

    “可能和这个有关。”王仁调出监控录像,画面里胡京正在后厨打电话,围裙口袋里的“黄鹤楼”清晰可见,“根据通话记录,他打给了县某局的……张木。”

    窗外下起暴雨。宋清想起走访时发现,马一东名下还经营着“红华土菜馆”。

    “通知方处长,明天再去一次毛山镇。”宋清披上雨衣,雨水顺着帽檐滴在卷宗上,“这次……让他别用外勤码。”

     

    第五章:双码迷局

    “方处,您怎么来了?”马一东站在镇政府门口,看着浑身湿透的三人,笑容里多了几分慌乱。

    “路过,想蹭顿饭。”方力晃了晃手机,“不过今天没申请外勤码,能不能用现金?”

    马一东脸色微变:“这……咱们食堂只收扫码支付……”

    宋清从暗处走出,雨衣兜帽下的脸带着冷意:“胡京呢?叫他出来,顺便把‘红华土菜馆’的账本带上。”

    后厨里,胡京浑身发抖地盯着桌上的“黄鹤楼”香烟和备用金流水单。王仁翻着账本,突然指着一行字:“2025年5月15日,设备维护费200元,经手人……马一东?”

    马一东额角渗出冷汗:“那是……食堂设备坏了……”

    “设备维护费应该走镇集体账,为什么从食堂备用金出?”宋清逼近一步,“而且那天,方处长的同事刚好在毛山镇调研,没走公函——胡京,你收的是现金吧?”

    沉默中,窗外惊雷炸响。胡京突然软倒:“宋组长,我错了……他们说用备用金走账,就不算违规接待……”

     

    第六章:清风徐来

    案件告破后,民康县开展了公务接待专项整治。县直各单位食堂全部接入统一管理系统,扫码就餐成了铁规矩。

    三个月后的清晨,方力再次来到毛山镇。这次他熟练地打开手机扫码,看着电子屏显示扣款成功,抬头看见墙上新增的“廉洁食堂”标语。

    食堂里,胡京系着干净的围裙忙碌着,口袋里再也不见香烟的踪影。马一东因为违规违纪受到处理,毛山镇食堂进一步整改提升,对各村和社区食堂永久关闭,村和社区接待零招待制度。

    “方处,尝尝今天的南瓜粥,自家种的南瓜。”马一东的继任者赵井热情招呼。

    方力端起碗,看着金黄的粥汤,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声清脆的“滴——20元”。这声扫码提示音,如今已成为民康县干部作风转变的见证,也让“吃食堂”真正成了清风正气的代名词。

     

    (作者系安徽省望江县招商局局长)

     

    责任编辑:黄筱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