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仇国清 通讯员 王宇)天降168万扶贫款?你可能成了电诈“洗钱工具人”!一句“不熟的亲戚还款”引起江苏省靖江市警银警觉,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劝阻行动火速展开,银行账户差点成了诈骗资金“中转站”,背后是“168万元扶贫款”的骗局……
6月23日,靖江新港某银行工作人员的推送信息引起了靖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的警觉:辖区的陈大妈取现28000元,称是外地亲戚还款,但民警敏锐地发现,收款人陈大妈是本地人,而所谓的“亲戚”却是个20多岁的非本地男子。当工作人员再一次询问时,陈大妈支吾道:“与该亲戚以前不认识,他是小时候被抱养出去的,这钱也是很久以前他借的。”
民警一边联系陈大妈确定位置,一边密切关注其动态,很快陈大妈取现后,又将这笔钱存另外一家银行,就在民警前往寻找陈大妈之际,其又打车来到市区某银行再次取现,而这次取现的理由是“给孙子上学用”,多次转卡取现、套用不同的理由。陈大妈不仅遭遇了诈骗,且很有可能沦为电诈“工人”!民警在不间断地联系,终于找到了陈大妈,可面对民警,陈大妈信誓旦旦:“我不会被骗的,而且我是在做好事!”
原来陈大妈在网上下载了一款名为potato的App,6月19日App上的“周老师”联系陈大妈称其被国家金融扶贫办选中了,现在只要完成“献爱心”的相应任务就能获得168万的扶贫款项。陈大妈信以为真,按照“导师”的要求将一笔打到她账上的28000元进行不同银行间的多次存、取,最终再将这笔钱打到指定的银行卡账户上就算完成任务。
经查,这笔打到陈大妈账户上的28000元是一位遭遇了刷单返利诈骗的范先生的钱款,而骗子则是诱导陈大妈提供银行卡参与“收款”或“取现”,从而转移资金,且加以恐吓话术,如果不完成最终转账,则属于“卷款潜逃”,不断加重其心理负担。
所幸,陈大妈再次取出的28000元现金还没来得及汇到骗子账户,就被警方拦截了下来,民警将来龙去脉告知陈大妈,并将其带至派出所反诈唤醒室进行深度劝解唤醒,28000元资金也进行了返还。
反诈民警表示,诈骗团伙瞄准中老年群体,以领取“扶贫金”为理由诱导他们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转移涉案资金,若提供银行卡参与“收款”或“取现”成为“洗钱”环节中的一环,可能涉嫌犯罪。居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当电诈团伙洗钱的“工具人”。
网上涉及钱款交易需谨慎,莫让自己的账户成了电诈资金“中转站”。如不幸被骗,一定要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对方联系方式等证据,并立即拨打110报警。(供稿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