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热浪席卷城市的每个角落。当多数人寻求清凉时,河南省法治建设研究会法律诉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苹,却迎着骄阳,穿梭于社区街巷、企业车间、市民广场,以炽热的法治热情,将法治的清凉与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法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普法形式,打造“夏日法治课堂”
在金苹的认知里,普法工作四季常新,没有所谓的“淡季”。这个夏天,他精心谋划并开展系列“夏日法治课堂”,以专业视角为依托,以贴近生活的案例为载体,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在社区的浓密树荫下,他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点,围绕婚姻财产纠纷、高空抛物责任认定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用身边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深入企业生产车间,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针对职工关心的劳动权益保障、安全生产规范等问题,送上实用的“法治清凉剂”;面对暑期放假的青少年群体,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暑期安全与网络法治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每一场宣讲、每一次答疑,都彰显着他扎实的专业功底,让法治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践行时代使命,架起法治“连心桥”
金苹的普法行动,是对“八五”普法规划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要求的生动实践。作为专业研究机构的骨干和法治宣传战线的一员,他凭借深厚的专业洞察力和通讯员的敏锐触觉,在法治政策与基层实践之间搭建起坚实的桥梁。无论是顶着烈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还是冒着酷暑进行安全生产法宣讲,他始终以高度的专业担当,向社会传递着法律的权威与温度,让“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在基层落地生根,化作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法治实践。
笔耕不辍传法治,躬身力行筑基石
金苹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更是法治进程的记录者、传播者。他将每一次在烈日下开展普法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报道,全方位展现法治在基层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在普法过程中,他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解答群众疑惑,以真诚的态度赢得群众信任,为构建法治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当群众递来一瓶清水时,这份质朴的情谊,便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
暑往寒来,四季更迭,法治的星火却永不熄灭。金苹以汗水浇灌法治信仰,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他的坚守如同夏日繁茂的树木,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期待更多像金苹这样的法治工作者,汇聚成推动法治建设的强大力量,让法治信仰深入人心,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供稿单位:河南省法治建设研究会)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