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潘新雨)当清脆的法槌声在法庭响起,青少年穿上法袍、举起法槌庄严“断案”,一场沉浸式的法治课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图木休克垦区(图木舒克市)人民法院暖心上演。近日,共青团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委员会分批带领51团、50团的青少年及其家长走进图木舒克市人民法院,开展两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法治精神”暑期实践活动,让法槌的重量与法治的温度,深深印在青少年们心中。
法院初体验:解锁法袍、天平与法徽的“正义密码”
活动伊始,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启“法院探秘”模式。从庄严肃穆的审判庭到象征公平的法槌、天平椅,从代表权威的法袍到承载使命的法徽,每一处细节都让孩子们充满好奇。“法徽上的麦穗和齿轮代表什么?”“法官穿的法袍为什么是黑色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着一个个疑问,用生动的讲解揭开司法工作的神秘面纱,让孩子们在触摸与观察中,读懂“法者,治之端也”的深意。
法槌落定:校园欺凌模拟法庭里的“成长必修课”
首期活动聚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随着“法官”宣布“开庭”,小法官敲响法槌,一场由青少年主持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庭。他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被告人、辩护人等角色,围绕校园欺凌案例展开庭审辩论。从举证质证到法庭陈述,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明白:“欺凌不是‘玩笑’,法律会为受害者撑腰。”庭审后,法官结合案例开展授课,用真实故事讲解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教会孩子们“对欺凌说不,用法律维权”。
正义“童”行:帮信罪模拟法庭敲响“法治警钟”
第二期活动直击青少年易踩的“法律雷区”——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出租银行卡能赚零花钱?这其实是在犯罪!”模拟法庭上,孩子们通过演绎“卖卡赚钱触犯法律”的案例,直观感受到“看似小事”背后的法律风险。当“法官”敲响法槌宣判,当“被告人”懊悔陈述,同学们深刻领悟:“身份证、银行卡不能随便借,法律底线绝不能碰。”随后的讲座中,法官用通俗语言解析帮信罪的危害,手把手教大家筑牢“反诈防罪”防线。
两期活动里,法槌每一次落下,都是一次对正义的诠释;每一次互动问答,都是一次法治意识的升温。到场旁听的家长表示:“沉浸式的模拟法庭活动让孩子从好奇触摸法槌到理解法律意义,这场实践很有意义!”
此次活动让青少年在探秘中感受司法庄严,在模拟庭审中触摸法律温度,更在法槌起落间种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下一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团委将继续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让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相伴成长,让每一次法槌敲响,都成为孩子们心中正义的“守护音”。(来源:共青团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委员会)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