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
     检察
     
    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扎实推进“社区检察”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8-11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 (通讯员 朱惠颖 李远星 李兵兵) 近年来,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检察为民司法理念,聚焦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法律监督+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为路径,着力打造“家门口的检察院”。受领湖北省检察院社区检察试点任务后,黄陂区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听令而行、闻令而动,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方案,选定先行社区,在巩固前期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社区检察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以治为本,筑牢民生安全防火墙。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检察力量走出“院门”,进入“家门”。针对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餐馆油烟、恶臭异味等“家门口污染源”,采取实地勘查、入户调查、采样检测、诉前磋商等方式,推动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督促整改污染点位5处。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联合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区56所学校开展“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对试点先行社区周边10个药店全覆盖排查,保障群众用药安全。针对消防管道、电梯故障、飞线充电、路灯损坏、窨井盖松动等公共安全问题,对相关职能部门怠于履职立案调查6件。针对后湖周边水域环境污染、府河湿地破坏等问题,先后现场调查5次,组织4个责任街乡磋商,目前被违法占耕地府河湿地滩涂已恢复,后湖周边鱼池退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以民为先,打造社区服务爱心岗。坚持“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聚焦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先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助力“老有所养”专项摸排调查、“花骨朵”综合保护、“半边天”就业调查等专项活动,针对养老机构运行、未成年人保护、妇女维权等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5份。试点工作开始后,及时对前期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全区29家养老服务机构食堂卫生、消防器材、无障碍通道设施等隐患问题整改,整改完成率100%。聚焦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强化检调对接,联合社区群干、网格员走村入户,调查了解,邀请道德模范、乡贤达人参与公开听证、纠纷调解,推动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2025年以来,通过“检察+社区”模式,成功化解群众身边的“小矛盾”10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聚焦群众法治需求,围绕群众广泛关注的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侵权等问题,深入开展“检察官进社区”系列活动,采取“反诈课堂”“民法典宣讲”“安全答疑会”等形式,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目前正与龙潭社区协商,拟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爱心驿站等场所公示社区检察工作者联系方式,在人群较为密集地点,设置检察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全天候、24小时贴身服务。

    以案为基,下好社区检察先手棋。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坚持公益守护人职责定位,积极开展“社区检察”公益诉讼,通过案件办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正在办理的磨元城遗址被生活污水淹没怠于履职案中,深入周边社区走访调查、固定证据,对怠于履职的责任部门立案调查,切实保护长江文化遗址。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办理涉“社区检察”公益诉讼案件12件,对其中1件案件开展磋商、制发检察建议3份、已收到回复2份、拟立案“社区检察”公益诉讼线索10条。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强化行刑反向衔接,对发现的群众身边的问题隐患,发挥监督功能,打造“个案办理-类案治理-源头预防”的立体网络。在办理张某某诈骗反向衔接案中,针对重复参保制度漏洞,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人社部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有效解决重复领取养老金、违规冒领养老金等问题。试点工作开始后,共办理反向衔接案件30余件,制发检察建议3份。坚持大数据赋能与检察监督同向发力,积极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司法救助、信用惩戒措施使用不当等涉民生监督线索500余条,调查核实后成案70余件,40余条线索正在核查中。(来源: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