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辜成枢) 8月4日至6日,经过3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在业务笔试、策论、业务答辩、法治课、论辩赛五个环节的层层考验后,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人民检察院“拾光”未检工作室检察官彭白雪,在全市检察机关第一届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以优异成绩斩获“全市未检业务竞赛能手”与“最受欢迎法治课”两项荣誉,充分展现了猇亭检察人“争一流、创品牌、出人才”的昂扬志气。
惩戒与帮教并重让涉案孩子重获新生
“孩子犯了错,对于能挽救的孩子我们要尽可能把他们拉回来,帮助他们向阳而生。”这是彭白雪工作中常挂在嘴边的话。
作为检察业务骨干,彭白雪有着丰富的未检办案经验。在一起电信诈骗案中,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职业高中的在校学生。受理该案后,她多次走访学校、社区对4名涉罪未成年人展开社会调查,在对案件详情和调查材料综合评估后,她决定采取分级处理:对其中作用较小的小华(化名)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对参与诈骗次数相对较多的小刚(化名)、小雨(化名)做附条件不起诉,并联合社区、学校制定个性化帮教计划。考验期内,二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策划并参与学校电信诈骗宣传,考验期满后对二人作相对不起诉;而小军(化名)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期间再次犯罪,鉴于其主观恶性较大,被依法起诉。
针对3名涉案未成年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形,她分别制发《督促监护令》并现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同时就学校未严格履行手机管理制度、防电信诈骗宣传缺位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助力学校堵塞管理漏洞,预防更多孩子误入歧途。
“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多么幼稚,以后要学习一门技术,做一个对父母、对社会有用的人。”考验期满后,小刚发自内心地悔悟了。在检察官姐姐的帮助下,短短一年的时间,少年发生了蜕变,曾经的“问题少年”蜕变为技术小能手。
强化融合履职深化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我们不能就案办案。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往往与其原生家庭、生活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因数,通过融合履职,才能为孩子们撑起‘防护网’。”在办案中,彭白雪思考更多的是如何通过融合履职,为未成年人深化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在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彭白雪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在精准认定犯罪事实的同时,针对被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充分履行监护职责的问题,向其父亲制发督促监护令。同时在办案中发现被害人小丽(化名)是单亲家庭,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境非常困难,她又主动帮助被害人小丽(化名)申请司法救助。案件办结后,她还到案发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增强在校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在走访中发现辖区内部分中小学门口上学放学时段存在小商贩、小摊点出售“三无”食品的情况。她和同事们一起参与编写向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对中小学校园周边食品摊贩开展专项治理,建立经常性的巡查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经营食品的行为。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立即对辖区学校周边无证照售卖且占道经营流动食品小摊点、小商贩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整治学校周边场所7处,查处无证照经营摊点8个。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建立“三定”管理、错时巡查机制,组织执法人员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常态化管理,全力维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普法宣传让法治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只办案,不普法,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在工作中,彭白雪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用普法宣传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免受犯罪的侵害。
三年来,她利用自己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联络员的机会,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授“开学第一课”、寒暑假安全教育课、预防欺凌法治教育课、开展“青春悄悄话”对话等活动37场次,深层次了解、帮助学生解答成长困惑,受到广大师生们的欢迎。
“我在普法课上知道了要做守法的好孩子,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当面对欺凌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次次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作为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她还和宣传部门一起策划推出了《以法之名守护长江》未检法治课,为孩子们讲授长江保护法相关知识,培养未成年人保护长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还通过我院“猇亭检察”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校园欺凌、防性侵害、防溺水、新型毒品犯罪等为主题进行法治宣传25次,3700多读者获益。
从检11年来,彭白雪始终坚守初心,实干担当,不断打磨专业能力、拓展多领域复合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她看来未检工作不仅仅是一道道冰冷的司法程序,而且是一场用智慧和爱编织的守护,在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征途上,不断书写司法护苗的新答卷。(来源: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