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配合,拘你600天!”当然——“缴纳保证金98万,便可摆平此案……”
关键词
这些年,不少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出国门赴海外求学而此时,有一群“国际影帝”每天想着“漂洋过海”来骗你……当遇到以上这些关键词,请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你很可能被诈骗分子盯上了!针对海外学子有哪些最新的诈骗形式?如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真实案例
2025年7月初,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刘接到所谓的“联邦银行”的电话,称其涉嫌银行账户洗钱犯罪,要求“配合调查”,如果不配合,就要拘留他600天。随后,骗子以“缴纳保证金摆平此案”为由,声称案件是保密案件,不准向其他人透露相关信息,否则要追究其泄密的责任。这期间,骗子一直打电话催促小刘必须回国处理事情,要求小刘把钱交到指定地点。小刘便乘坐飞机回国处理“此事”,在郑州预约取现98万元。
当事人预约取现的钱
一开始,小刘对民警的劝阻抱有抵触情绪,声称自己取现是装修房子使用,不承认自己被骗。最后反诈民警苦苦相劝,介绍当前“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诈骗手段,小刘才意识到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怎么我就出去上个学,就被诈骗分子盯上了?”
近年来,海外诈骗手段不断升级,当你还在适应异国他乡的新生活时,一群骗子早已设下层层陷阱,海外求学之路充满希望,别让诈骗成为你留学生涯的惊魂时刻!
警惕以下三类骗局
第一类:“冒充公检法/使馆”骗子会通过电话、邮件,甚至伪造“警官证”“传票”,用严肃的语气说你卷入刑事案件,要求“保密”“不得告诉家人”,否则“限制回国”。接着让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保证金账户”,以此“自证清白”。
第二类:换汇暗藏致命陷阱留学生换汇需求大,骗子会在社交平台(如微信群、Facebook)打着“汇率低”“无手续费”的旗号吸引你,先让你小额换汇成功建立信任,等你大额转账后就拉黑消失;更有甚者,会用“地下钱庄”换汇,不仅钱可能打水漂,还可能因涉及洗钱触犯当地法律。
第三类:精准时差“虚拟绑架”骗子会先通过电话、社交软件联系留学生,谎称“绑架”或“控制人身自由”,用威胁语气让学生配合录制“求救视频”,再打给国内父母,利用时差(比如国内深夜、国外白天)制造“紧急感”,要求“不报警、立刻转账赎人”。父母情急之下,很容易被蒙蔽。
警方提醒:遇事不慌张。遇疑必核官方渠道切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和家人保持联系遭遇诈骗务必及时报警!(供稿单位:江苏省公安厅)
(责任编辑:王凯伦)